研究:投资者参与度 大市值公司表现优于小市值公司

    By 王思颖

    Lianhe Zaobao, 27 June 2024

     

    一项研究显示,虽然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企业应该分配更多资源与利益相关者交流,但仅10%受访者提供具体案例,说明董事会如何考虑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在投资者参与度方面,大市值公司(55%)的表现优于小市值公司(19%)。这或许是因为大市值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更大,并且面临更严格的投资者审查。

    全球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沟通机构Black Sun Global和新加坡董事协会(SID)星期四(6月27日)联合发布报告,探讨新加坡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实践的演变,为加强企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予以见解和可行的建议。这份报告也获得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SIAS)的支持。

    研究涵盖80家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出现在2023年新加坡治理与透明度指数(SGTI)的排名中。20家公司的市值至少10亿元、另20家公司的市值至少3亿元但少于10亿元、还有多20家公司的市值少于3亿元、其余20家则是指数得分最低的公司。

    研究通过公司年报、可持续报告、网站和社交媒体等公共信息进行分析,以评估五个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水平和质量。这五个群体为投资者、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群。

    此外,研究方今年5月展开线上调查,收集了200多份潜在和现有董事会成员和投资者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看法。

    工业企业员工参与度得分最高

    根据报告,许多受访公司忽略提供领导层如何处理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计划和决策的细节。比如,它们未披露董事会成员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方面的角色和职责。

    新加坡董事协会首席执行官郭俊豪说,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比以往更重要。客户、供应商、员工、投资者、社群和监管机构都要求企业提高透明度、问责和道德操守。“董事会必须了解利益相关者不断变化的期望,让他们参与企业的发展。”

    报告说,根据市场和行业动态,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优先考量有所不同,以致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实践。

    研究显示,工业企业的员工参与度得分最高(58%),表现优于其他领域。这或许是因为健康和安全是工业企业营运中的关键考量。

    报告建议,无论行业或市场规模如何,企业必须加强沟通策略,有效与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交流。

    有与会者在星期四举行的小组讨论询问,企业可如何在与不同利益相关者接触时,平衡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

    Black Sun Global研究与策略董事李燕玲说,投资者关注的或许与公司业绩表现直接相关的课题,而客户则更关心公司营运对社会和环境等的影响。重要的是,企业要通过可持续报告等,解释它们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侧重点是哪一方面,以及解决两方面问题的长期计划。